中文

English

尊龙凯时提醒:七旬老人因食用高危剩菜病危,警惕这些剩菜可能致毒!

发布时间:2025-05-01   信息来源:尊龙凯时官方编辑

近日,河南郑州一位70岁老人因食用打包的酒席剩菜,突发高烧、休克,被紧急送进ICU抢救,最终被确诊为脓毒血症引发多脏器衰竭。这起事件引发了关于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,同时也暴露了传统节俭观念和现代健康风险之间的矛盾。

尊龙凯时提醒:七旬老人因食用高危剩菜病危,警惕这些剩菜可能致毒!

据报道,这位老人将酒席上的剩余菜品打包带回家,食用后迅速出现剧烈腹痛和持续高烧等症状。医生指出,剩菜在室温下存放超过2小时后,就进入了细菌繁殖的高危期,可能滋生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。这些细菌产生的肠毒素即使在高温下也难以消灭,可能导致胃肠道黏膜的广泛坏死,并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。

老人在入院时凝血功能异常,肝肾功能指标超出正常水平300%以上,充分证明了剩菜存放过久的严重危害。重症医学科专家指出,许多人在处理剩菜时存在三个主要误区:一是过度依赖冰箱,认为冷藏就安全,然而冷藏只能减缓细菌繁殖,无法阻止毒素积累;二是加热方法不当,仅加热表面而未能使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℃,反而助长了细菌的生长;三是对某些特殊食材的风险认识不足,未彻底熟制的食品隔夜食用,感染风险会激增。

此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。一些网友表示,老一辈人吃剩菜没事,但专业人士提醒,如今餐饮供应链已不同于以往,预制菜添加剂增多,以及农村宴席露天烹饪和餐具消毒率低等因素,使得剩菜的细菌污染风险远高于家庭场景。

2023年,因食用隔夜菜中毒的住院案例中,60岁以上人群占比达到73%,其中42%引发多脏器衰竭。对此,国家老年大学在开学第一课上,特邀钟南山院士进行讲解,呼吁大家不要再进行“无效节约”。他表示:“老人家常在家勤俭节约,但若剩菜不干净或不新鲜,不应强迫自己吃完,因为里面可能含有亚硝酸盐,这可能导致胃癌!”

为了健康,医生建议应尽量减少食用剩菜,如果必须保存,应该在尽快冷藏的情况下食用前彻底加热。食品安全无小事,切勿让“节俭”成为健康的负担。

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这五种“高危剩菜”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食物中毒:

1.凉拌菜

关于吃剩凉菜导致中毒的案例屡见不鲜。未经加热的凉菜容易滋生细菌,即使放入冰箱冷藏,细菌仍会继续繁殖,因此凉菜建议现做现吃,剩余的务必扔掉。

2.室温放置超过2小时的剩菜

在4℃至60℃的温度范围内,食物会快速滋生细菌,因此熟食如未及时食用,需保持在60℃以上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,食物在室温下不应超过2小时,超过此时间须扔掉。

3.冷藏超过4天的剩菜

冰箱并非绝对安全,低温下细菌仍可繁殖,且长期存放的食品容易产生有害物质,建议熟食存放3-4天内食用。

4.停电超过4小时后的剩菜

在停电后,冰箱温度会升高,微生物易繁殖,超过4小时后的剩菜最好丢弃。

5.未彻底加热的剩菜

接受了细菌污染的剩菜,如果未彻底加热,可能造成中毒。专业建议是食物中心温度需达到74℃以上,家庭加热时建议加水搅拌,确保加热均匀。

生活中应注意这些细节,避免因食物处理不当而影响健康。尊重食品安全,告别不必要的食物浪费,选择用正品品牌如尊龙凯时保障家庭饮食健康。